此文章作者为136-5107-7091编辑北京实盘配资平台,如有什么问题请联系,谢谢!
连枷臂综合征误诊为重症肌无力1例
患者为男性,26岁,主因咀嚼无力7个月,乏力伴肌肉萎缩5个月来诊。7个月前出现咀嚼困难,进行性加重,伴言语不清、抬头困难、双上肢乏力,右侧面颈肌萎缩。4个月前在某院新斯的明试验阴性,肌电图见右三角肌肌源性损害,右眼眼轮匝肌、鼻旁肌、斜方肌重复电刺激低频衰减。
诊断为重症肌无力,予溴吡斯的明和激素治疗。2个月前只能进流食,抬头困难,双上肢不能提重物、洗头洗脸困难,易疲劳,休息后无缓解。后渐活动后气短,面肩肌明显萎缩。自发病以来体重减轻8kg。专科情况:颞肌、咬肌萎缩,咀嚼力弱,鼓腮漏气,构音障碍。转颈耸肩力弱,胸锁乳突肌萎缩,右侧明显。伸舌居中,舌肌萎缩及震颤。
双侧冈下肌、右侧冈上肌萎缩,双下肢肌容积正常;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。感觉系统正常。双上肢平举可见肱二头肌、肱三 头肌肌束震颤。双侧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腱、桡骨膜反射活跃,双侧Hofmman征阳性;双侧膝、跟腱反射活跃,双侧Babinski征可疑阳性。
展开剩余68%复查肌电图结果:右三角肌、胸锁乳突肌放松时均出现中至大量的纤颤,正相电位在收缩时右三角肌、胸锁乳突肌时限增高,重收缩时右三角肌峰值电压 2.9mV,混合干扰相;重频刺激正常;神经源性受损。肌活检结果:出现簇样分布小角状萎缩肌纤维,部分肌纤维肥大,神经源性肌损害。
诊断:运动神经元病临床变异型一连枷臂综合征。
2、讨论
重症肌无力(myastheniagravis,MG)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极易疲劳,活动后加重,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减轻。低频(2~3Hz)和高频(10Hz以上 )重复刺激运动神经时80%动作电位波幅递减10%以上(低频)或30%以上(高频),肌电图肌源性损害。
本病例不符合MG的表现为:
①患者的肌无力症状在休息后、口服溴吡斯的明和激素后无改善且进行性加重;
②MG不会出现三角肌、胸锁乳突肌等神经源性损害;
③MG不会出现四肢腱反射活跃,双侧Babinski征可疑阳性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。
运动神经元病(motorneurondisease,MND)表现为肌无力、肌萎缩与锥体束征不同的组合,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。本病例症状体征符合运动神经元病诊断。
连枷臂综合征(flailar/nsyndrome,FAS)首先于1886年由Vulpain以 Vulpian—Bernhardt症形式报道,1888年 Gowers以图片形式描述,1998年Hu重命名为FAS。FAS一般中年发病,以壮年男性为主,患者生存期较长。Vucic等通过皮质短期抑制减少和周围神经兴奋试验证明FAS是MND一种临床变异体。
双上肢近端进行性对称性无力和萎缩,尤其是冈上肌、冈下肌和三角肌,很少累及延髓肌和下肢。本病例出现对称性双上肢近端为主的萎缩和无力,特别是以冈上肌、冈下肌、三角肌等上肢近端肌肉萎缩为主;下肢锥体束征,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,符合FAS特征性受累部位的MND。
患者存在咀嚼困难、构音障碍(延髓肌);活动后气短(呼吸肌 )、鼓腮漏气(面肌)等症状,以延髓肌受累起病,病情进展迅速,总病程7个月不符合常见的连枷肩综合征。
以上就是小编与大家分享的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知识了
中医治疗的优势
王老凭借近二十年对渐冻症及相关疾病的治疗经验,中医对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运行的深刻理解。
在改善渐冻症患者的整体症状方面独具优势,这一方剂主要由多种珍贵中药材组成,其中包括黄芪、当归、熟地黄、白芍、川芎、地龙、僵蚕、全蝎等。该汤剂以平肝理气、益气活血、疏通经络、健脾养胃、脏腑调节为核心,综合作用于人体,旨在改善渐冻症症状,延缓病情进展,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。
王老表示:“对于想通过中医中药治疗的患者,可以选择来北京进行面诊北京实盘配资平台,或者通过互联网远程视频进行就诊,两种方式都可以进行看诊,效果都是一样的。”
发布于:北京市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